10年間65歲以上長者占整體人口的比例由12%上升至16%,家庭不堪養(yǎng)老重負的新聞時見報端!断愀凵虉蟆繁局馨l(fā)表社評指出,香港需要投放足夠資源,為長者提供各種針對性的照顧方案,讓長者真正能夠老有所依、老有所養(yǎng)、頤養(yǎng)天年。社評摘發(fā)如下:
要加強對長者的照顧,除了經濟支持,更要重視長期護理及醫(yī)療服務。港人長壽,然長壽不代表健康,統(tǒng)計處數據顯示,七成長者患有一種或以上的慢性疾病,意味著香港會有愈來愈多身體衰弱和行動不便的長者,社會對長期照顧服務的需求將會急劇增加。
院舍照顧在香港的安老服務中占重要角色,增加院舍供應是方法之一。香港政府表示,目前已預留300億港元用作安老及康復服務,預計未來5年至10年增加9100個床位及2800個日間護理名額。這的確是正確的方向,但長者人數節(jié)節(jié)上升,現(xiàn)在約有4萬名長者輪候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床位,去年逾6000名長者在輪候安老院舍床位期間離世,顯示床位短缺嚴重,明顯供不應求,政府還須加快步伐,增撥更多資源。此外,還要加強有效監(jiān)管,提高院舍服務質素,防止出現(xiàn)虐待老人的事件。
院舍床位嚴重不足,長者更多還要在家中接受照顧,且大多數長者還是希望留在家中。只是長期照料是許多家庭頭痛的問題,照顧者身心俱疲,容易變得悲觀、低落、無助。當承擔起照顧責任的家人老病,問題將會更加嚴重。因此,政府必須進一步改善居家安老的配套服務,民間團體“香港愿景”提出恒;o老者津貼、加強支持服務、保障家庭護老者、尋求空間資源的配合、加強推廣小區(qū)照顧服務等建議,針對性和可行性強,值得政府研究吸納,盡早訂定細則,強化家庭和小區(qū)照顧長者的能力。
社會人口老化,必須實施應對之策。雖然本屆政府在改善安老服務方面做出成績,但安老問題牽涉面廣,是下屆政府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。希望香港新一屆政府持續(xù)增撥資源和人手,結合社會福利、房屋、醫(yī)療、長期護理及社交康樂等各方面,提出一系列安老政策,使長者可以真正安享晚年。